主日圣言
主日圣言
宣認信仰 - 四旬期第一主日
申26:4-10;詠91;羅10:8-13;路4:1-13
新約聖經經常引用舊約中的三本書:《申命紀》、《依撒意亞》先知書和《聖詠集》。這本身就在邀請我們閱讀這幾部書。今天選自《申命紀》中的段落包含一個遠古的信仰宣言。天主將以色列子民從一個流離失所且遭受壓迫的家族,轉變成一個民族,並把他們帶入一個流奶流蜜的地方(申26:1-10)。
耶穌在曠野中所受的試探,也可以被視為一種信仰宣認。“人生活不只靠餅”(路4:4)這句話,強調了人的靈性層面。物質東西始終不能滿足我們,我們由內心深處渴望天主。“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唯獨事奉祂”(路4:8)。敬拜天主以外的人或物,會貶低人自己(參閱詠115:8,135:18;依44:9)。偶像崇拜會導致人邁向愚蠢與罪惡(參閱羅1:18-25)。“你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路4:12),就是說,將天主置於試探之中,顯示出我們缺乏對祂的信賴,懷疑祂的慈愛惠顧(參閱出17:1-7)。
兩次試探都以同一句話“禰若是天主子”(路4:3、9)開始,企圖破壞在耶穌受洗時天父的宣言:“禰是我的愛子,我因禰而喜悅”(路3:22)。在這幾次試探中,有一次旨在斷絕耶穌與父之間的親密關係(路4:7)。耶穌用經上的話擊敗了撒旦的攻擊(申8:3,6:13,6:16LXX)。這激勵我們熟讀聖經。《申命紀》給我們的教訓很清楚:以色列人能進入恩許之地,乃是借著信賴天主。同樣,我們要抵達我們真正的恩許之地,也需要讓天主成為我們生活的中心。
讀經二為我們保存了早期對基督信仰的宣言。它有兩個組成部份:(1)耶穌是歷史的主宰,也是我們的生命之主,誰也不能替代祂;(2)被釘的耶穌仍是生活的。保祿也引用了《申命紀》中的句子,“這話離你很近”(30:14),並予以重新詮釋。《申命紀》中的“話”,指梅瑟所領受的誡命(申30:11-14),但為保祿而言,這“話”指在基督內的信仰(羅10:6-9)。保祿也添加了另外兩句先知話(依28:16;岳3:5),使得他的訊息更具深意。在《依撒意亞》先知書中,天主恩許了一塊“寶貴的石頭”,這恩許就在耶穌內實現了。這樣,使“信賴祂的人必不蒙羞”(依28:16)。在《岳厄爾》先知書中,“上主”指的是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天主,而保祿宗徒在“上主”一詞中看到的,是基督的天主性。耶穌基督與天主同等,所以,凡呼號耶穌之名的人,必然獲救。
我們即將公開宣認由教會傳給我們的信仰。這信仰超越此世,指向天主全能的父,指向祂的獨生子,並指向聖神,主及賦予生命者。在今時今世,這樣的信仰宣認是一種勇敢之舉。然而這是必要的。我們需要提醒世界,天主是存在的,只有祂才是創造、救贖和聖化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