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圣言
主日的反省。
Episodes
13 episodes
慧心聽眾 -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德3:19-21、30-31;詠68;希12:18-19、22-24;路14:1、7-14 “你越偉大,在一切事上越當謙下。”(德3:20)有誰能比主耶穌更偉大呢?然而,“祂雖具有天主的形體,卻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的地位而把持不捨,反而空虛自己,取了奴僕的形體”(斐2:6-7)。這一點,我們在祂為門徒們洗腳的場景中足以睹見(若13:5)。耶穌“空虛自己”,直到十字架上(斐2:8)。祂“來不是受人服侍,而是服侍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
•
6:22
窄門 - 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
依66:18-21;詠117;希12:5-7、11-13;路13:22-30 今日的讀經一預言了那些曾經目睹以色列的天主之榮耀的外邦人宣講福音的時間。《宗徒大事錄》詳述了這一預言的應驗。福音的宣講始於耶路撒冷,到本書的結尾處,已達於羅馬帝國的首都。而且,服侍於這個新信友團體中的人,不僅有像聖伯多祿、聖若望、聖雅各伯,或聖保祿一樣的以色列人,還有像聖路加或聖弟鐸一樣的外邦基督徒。今天,基督宗教是世上最大的宗教。 ...
•
6:12
雙目注視耶穌 -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耶38:4-6、8-10;詠40;希12:1-4;路12:49-53公元前589年,巴比倫的大軍包圍了耶路撒冷。眾王侯和司祭們都鼓勵士兵保衛京城。他們確信,天主必會像在依撒意亞先知時代一樣,奇跡般地拯救京城(參閱依36-37)。但耶肋米亞卻截然相反,他使士兵士氣低落,告訴他們,一切都失守了,因為天主已決意結果這座城(耶38:2-3)。拯救這座城及其人民的唯一途徑,就是委順於巴比倫王的軛(耶27:12、17)。這些話可被視為大逆不道之辭。這樣,他被扔進滿是污泥的蓄水池內...
•
6:49
期待基督的再來 -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智18:6-9;詠33;希11:1-2、8-19;路12:32-48 向以色列人宣佈的那“逾越之夜”,的確見證了埃及長子中的致命疫情(詠78:50-51)。以色列人詠唱贊美詩(詠113-118)的時候,埃及人卻在哀悼他們死去的孩子(智18:5-10)。如果埃及法郎知道他先前的邪惡行為會遭致未來如此的惡果,他絕不會下令殺害以色列的所有新生兒(出1:16.22)。福音中那個愚蠢的僕人也是如此,他因主人遲遲未歸便開始毆打其他僕人,也吃也喝也醉酒(路12...
•
5:58
一口氣息? -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訓1:2、2:21-23;詠90;哥3:1-5、9-11;路12:13-21 福音中耶穌的比喻,讓我想起一個有關某位商人在成功的巔峰時期被診斷出患有癌症的故事。讀經一中訓道者的話語,則讓我想起撒羅滿將一個繁榮而統一的王國留給了他的兒子勒哈貝罕,一個智力低下、非常愚蠢的人(參閱德47:23;訓2:21)。人的生命真是一場追風嗎(訓2:11)? “一口氣息”,或譯為“虛而又虛,萬事皆虛”,是《訓道篇》的名句(1:...
•
6:47
阿爸,父啊! -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創18:20-32;詠138;哥2:12-14;路11:1-13 每當我聆聽亞巴郎為索多瑪的義人代禱的故事,我總會想到神聖慈悲串經。我們也懇求永恆之父垂憐我們自己和這個有罪的世界。索多瑪和哈摩辣的罪惡深重。他們不僅欲求與天主的兩位使者發生性關係(創19:5),更不關心窮人和有需要者。他們妄自尊大,“恣意行淫,隨從逆性的肉慾”(猶1:7;參閱伯前2:6-7),並在主前行了醜惡之事(則16:49-50)。要知道,“有的罪是至死的罪”(若一5:16)。...
•
6:41
關於愛天主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創18:1-10a;詠15;哥1:24-28;路10:38-42 我們從今天的聖道禮儀中讀到,天主造訪了亞巴郎,也去了瑪爾大和瑪利亞家。因為人見了天主就不得再活(出33:20),因此,天主遷就我們的認知能力。亞巴郎見到了三個人;瑪爾大姐妹倆在其家中接待了道成肉身的天主聖言。他們屬於行事正直,且生活於天主前的人(詠15:1)。 “不可忘記款待旅客,因為曾有人借此在不知不覺中款待了天使。”(希...
•
6:58
作近人 -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申30:10-14;詠69(或詠19);哥1:15-20;路10:25-37 聖保祿解釋了梅瑟所談論的有關離我們很近的“話”。這話就是福音。梅瑟說這話“就在你口裡,就在你心中”(申30:14)。在我們口裡,這話是對“耶穌是主”的信仰宣認;在我們心中,這話是對天父使基督從死者中復活的篤信(羅10:8-10)。“因為心裡相信,可使人成義;口裡承認,可使人獲得救恩”(羅10:10)。 讀經二為我們闡釋了宣認“耶穌是...
•
6:16
七十二門徒 -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依66:10-14c;詠66:1-7、16、20;迦6:14-18;路10:1-12、17-20(或路10:1-9) 耶穌派往祂打算親自要去的各城各地的門徒數量,並非沒有意義(路10:1)。七十賢士譯本的《創世紀》中說有七十二個國家(創10:1-32)。在這種意義下,路加顯示出福音面向萬民的普世性。門徒們沒有帶任何東西,僅以和平的使命進入了充滿敵意的世界。毫無防備,但卻充滿力量,因為耶穌賦予了他們治癒疾病和驅逐惡魔的德能。我們不是對抗他人,而是對...
•
6:23
兩個罪人與天主的慈悲 - 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宗徒慶日
宗12:1-11;詠34;弟後4:6-8、17-18;瑪16:13-19 天主那戰勝罪惡力量的慈悲,在伯多祿和保祿的生命中表達得淋灕盡致。聖伯多祿代表所有出於恐懼或不同的個人原因而否認自己信仰的人。聖保祿代表所有以宗教名義威脅他人生命的人。 《瑪竇福音》對否認耶穌者有以下嚴厲的警告:“誰若在人前否認我,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否認他。”(瑪10:33)伯多祿就這樣做了,他“開始詛咒,併發誓說:‘我不認得你們說的這...
•
8:16
不朽良藥 - 基督聖體聖血節
創14:18-20;詠110:1-4;格前11:23-26;路9:11b-17 中文的“耶穌”二字,可以表達出基督名字的全部神學含義。左邊的“耶”代表耳朵,意指聆聽。耶穌的一生可以被描述為聽從父的旨意(希10:7)。右邊的“穌”由兩個字組成,一個是“魚”,另一個是“禾”,指穀物。今日福音中記載的增餅奇跡,餅和魚成了感恩祭最早的象徵。 餅和葡萄酒是今日讀經一和讀經二的中心主題。麥粒落到地裡,死了,而後結出許多籽...
•
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