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圣言

更新了一切 - 復活期第五主日

Krakus

宗14:21-27;詠145:8-13;默21:1-5a;若13:31-35
 
 讀經一描述了保祿和巴爾納伯的第一次傳教行程(宗13-14)的成果。本次行程持續了大約兩年(公元46-48年),期間,二位宗徒使許多人成了基督門徒,同時他們也經歷了諸多磨難。他們從丕息狄雅的安提約基雅被驅逐出境(宗13:50);在呂斯特辣,群眾用石頭砸了保祿。他沒有被砸死,可謂是個奇跡(宗14:19-20)。因此,在回程途中,二位宗徒堅固新信徒,為進入天主的國而經歷重重磨難(宗14:22),實不足為奇。
 
 在回到派遣他們宣講福音的教會之後(宗13:1-3),宗徒們向團體報告了這兩年期間發生的事。為了天主賦予的使命而經歷的艱辛和苦難,他們早已拋之腦後;而他們所談論的,是天主通過他們所行的一切大事,尤其是“祂怎樣向外邦人打開了信德之門”(宗14:27)。
 
 在讀經二中,天主也行了許多大事。《默示錄》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願景:一個新天新地,一個從天而降的新耶路撒冷聖城。在我們的天和地,仍然聽到受迫害者的哭泣聲,見證著信徒的殉道,還有許多人遠離天主;而在新天新地卻全然不同。苦難、死亡和象徵初始混亂的大海(參閱創1:1),已不復存在。坐在寶座上的那一位說:“看,我已更新了一切。”(默21:5)祂這樣說,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福音中也發生了新的大事。猶達斯離開了其他十一人,去把耶穌交給猶太權威。這一背叛導致了耶穌的死亡。然而,祂的死亡卻是基督的榮耀,是戰勝死亡的生命。祂的死亡也是天主愛我們的強有力憑證:“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若3:16)在臨近死亡的背景下,耶穌給了我們新的誡命。已不再是愛近人如同愛我們自己(肋19:18),而是要以耶穌愛我們的方式去愛,這意味著時刻準備好為他人犧牲自己的性命。在我們這個時代,方濟會的聖高比神父(Saint Maksymilian Maria Kolbe)就是這種愛的典範。身為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囚犯,他甘願代替一個有妻兒的囚犯噶尼澤克(Gajowniczek)去受死。這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幸存者,噶尼澤克先生,於1995年去世,享年93歲。聖高比的犧牲給他換得了另外的53年生命。
 
 戴爾都良在他的《護教篇》中收錄了外邦人對基督徒的見證:“看,他們說,他們如何彼此相愛;如何準備好為彼此而犧牲性命。”這種愛是新天新地的標誌。哪裡有這種愛,天主就在哪裡與祂的子民同在。這種愛從十字架上榮耀的耶穌被刺的肋旁流入我們心中。臨在我們心中的這愛,是天主為我們、在我們心中行的大事。因此,讓我們偕同聖詠作者一同祈禱:“我的天主,我的君王,我要永遠頌揚禰的名”(詠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