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圣言

祂的慈愛永遠常存 - 復活期第二主日(救主慈悲主日)

Krakus

宗5:12-16;詠118:2-4、13-15、22-22;默1:9-11a、12-13、17-19;若20:19-31
 
 星期日是一周的第一天,也就是天主創造光的那一天(創1:3)。“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絕不能勝過祂”(若1:5)。但是,星期日也是第八天,是另一個世界的開始,在這個世界里,死亡不復存在,人心由聖神的德能接受了割禮。這是上主所安排的一天(詠118:24),是主的日子,宣告基督戰勝了罪惡與死亡。
 
 在前後兩個星期日,耶穌顯現給門徒們(若20:19、26);也是在星期日,祂向聖若望啓示了祂的光榮(默1:10)。當我們在救主慈悲主日齊集一堂,共慶彌撒聖祭時,祂也臨在我們中間。我們以信德的眼光注視祂——“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若20:39)祂立於祭壇的燭台中間,身穿祭服,向我們說話(默1:12-15)。
 
 超乎各種意想的“平安”(斐4:7),是復活之主的第一份恩賜。“我把平安留給你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給的一樣。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也不要膽怯。”(若14:27)在我們領受聖體聖事前,祂也把平安賜給了我們。這“平安”的恩賜,是“好消息”的重要組成部份(依52:7),是天主與人類修和的果實(依57:19),是通過基督犧牲自己的性命而完成的。
 
 基督的顯現充滿喜樂(若20:20),也伴隨著恐懼(默1:17)。宗徒們在耶穌升天之前與祂相遇(若20:17)。聖若望也與榮耀的基督相遇,祂如同《達尼爾》先知書中所說的人子一樣,已經領受了“統治權、尊榮和國度”(達7:14,參閱瑪28:18),祂的名號超越其他一切名號(斐2:9)。信的人,會賴祂的名獲得生命(若20:31)。然而,在這兩個神視中,基督都使自己與十字架相關聯。宗徒們可以看見,甚至觸摸祂的傷口。而且,在讀經二中,耶穌介紹自己為:曾經死過,而如今卻永遠活著的那一位(默1:18)。
 
 “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若20:21)。宗徒們被派遣到世界上為基督作證的時候到了(若17:18)。在福音書中記載的他們的話語,旨在使我們相信基督(若20:30-31)。“說了這話,祂就向他們吹了一口氣”(若20:22)。這同樣的動詞“吹”,我們可在《創世紀》中找到。天主向第一個人(亞當)“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創2:7)。如今,這最後的亞當,被聖保祿稱為“使人生活的神”(格前15:45)的,已把聖神傾注在宗徒們身上。
 
 最後,持有死亡和陰府之鑰匙的那一位(默1:18),與教會分享了赦罪的權柄(若20:23)。借著臨於聖事內的聖神的德能,教會繼續基督的治癒與救恩工程。當基督死於十字架上時,血和水從祂被刺的肋旁流出,這是聖體聖事和聖洗聖事的預像。今天,教會領受了修和聖事(若20:23),並繼續耶穌的治癒使命(宗5:12、15-16)。
 
 基督的復活,標誌著新創造的開始,標誌著另一個世界的開始。因著第一個人(亞當),“罪惡進入了世界,死亡借著罪惡也進入了世界”(羅5:12)。現在,這最後的亞當,戰勝了罪惡與死亡的那一位,帶給我們新的生命。因此,我們歡唱:“請你們向上主贊頌,因為祂是美善寬仁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詠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