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圣言
主日圣言
不朽良藥 - 基督聖體聖血節
創14:18-20;詠110:1-4;格前11:23-26;路9:11b-17
中文的“耶穌”二字,可以表達出基督名字的全部神學含義。左邊的“耶”代表耳朵,意指聆聽。耶穌的一生可以被描述為聽從父的旨意(希10:7)。右邊的“穌”由兩個字組成,一個是“魚”,另一個是“禾”,指穀物。今日福音中記載的增餅奇跡,餅和魚成了感恩祭最早的象徵。
餅和葡萄酒是今日讀經一和讀經二的中心主題。麥粒落到地裡,死了,而後結出許多籽粒(若12:24)。葡萄扎根於土壤中,而後結出許多葡萄。麥面餅,人吃了強健心神;美酒,人飲了舒暢心神(詠104:15)。“你照默基瑟德的品位,永為司祭。”(詠110:4)神秘的耶路撒冷王兼至高天主的司祭,帶了餅酒來見亞巴郎(創14:18-20)。耶穌拿起餅和酒,將它們轉變為祂的體和血(格前11:23-26)。默基瑟德酷似天主子(希7:1-3),而且他提供的餅酒預示著生命之糧和救恩之杯。
在耶路撒冷的聖殿里曾有十二塊餅,代表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肋24:5-9)。這餅被稱為“供餅”。猶太辣彼們認為,這供餅,在被呈給天主的那一刻,可以顯示出超然屬性。《塔木德》記錄著一個故事,描述一小塊供餅就能滿足吃供餅的人。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今日福音中。耶穌祝謝了五個餅和兩條魚,使五千人得享飽飫(路9:17)。
我們在《出谷紀》中讀到:“凡你所有的男子,一年三次應去見主,上主,以色列天主的面。”(出34:23)這三次分別在三個慶節,即逾越節、五旬節和帳棚節。可是,他們怎麼能夠見到天主的面呢?他們如何履行這條誡命呢?《塔木德》又記載說,司祭們會從聖殿中取出“供餅”,向人們展示,並說:“請看,天主對你們的愛!”通過注視“供餅”,他們履行了看見天主的面的誡命。而我們在朝拜聖體時,我們看見“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首批基督徒相信,感恩祭“是不朽良藥,是對抗死亡的解毒劑,能使我們永遠活在耶穌基督內”(安提約基的聖依納爵)。此外,在教理講授中,有關感恩祭的教導,屬於奧跡(聖事)的教導。人不能不向無基督信仰者展示這神聖的道理,因為它就好比至聖所。教父們提醒我們,借著領受基督的體血,我們成為有分於天主性體的人(伯後1:4)。我們的身體“不再是腐朽的,因為有著復活的希望”(聖依肋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