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圣言

我們的光耀前景 - 四旬期第二主日

Krakus

 創15:5-12、17-18;詠27:1、7-9、13-14;斐3:17-4:1;路9:28b-36
 
 在讀經一中,天主賜予亞巴郎兩個恩許:繼承人和土地。兩個恩許均甚為驚人。年老且尚無子嗣的亞巴郎,其後裔將如同天上的星辰那樣多;其未來所擁有的土地之邊界,將由南部的“埃及河”延伸到幼發拉底河。而讀經二中保祿告訴我們,那賜予我們的“恩許”甚至超過賜予亞巴郎的這一切;他所談論的是我們將得的榮耀(斐3:21)。
 
 “我是上主,是我從加色丁人的烏爾領你出來”(創15:7)。這樣的說法,也出現在十誡的開頭:“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是我領你出了埃及地、奴隸之所”(出20:2)。在陰森的黑暗中,亞巴郎聽到了有關他的後裔將在埃及為奴的灰色預言(創15:12-16——今日的讀經一省略了此段)。而且,“佔領巴勒斯坦地區並非意味著選民獲得了救贖”(本篤十六世)。他們需要一種真自由、一次更徹底的出谷,以及一位新梅瑟。
 
 在顯聖容山上,耶穌與梅瑟及厄里亞談論祂在耶路撒冷的“出谷”(路9:30-31)。梅瑟第五書,即《申命紀》中預言了“一個像梅瑟一樣的先知”(申18:15);最後一本先知書,即《瑪拉基亞》也有關於“先知厄里亞”和上主來臨的承諾(瑪3:23-24)。以色列的希望,以致全人類的希望都將實現。在十字架上,那更徹底的出谷發生了,並帶來了那脫離罪惡與死亡枷鎖的真自由,主耶穌圓滿地履行著新梅瑟的角色。
 
 聖經中有三大節日:逾越節、五旬節和夏末秋初(9-10月)的帳棚節。帳棚節是最喜慶的節日,時值收穫田地出產季節。人們通過住在帳棚里七天,回憶祖先走過曠野的旅程。帳棚節也指向未來,期待將來有一天,天主要聚集所有分散的以色列民。這種末世性的收穫業已開始。借著耶穌基督,天主已經開始聚集人類,祂不僅聚集分散的以色列民,也聚集萬民,進入教會。
 
 在陰森的黑暗中,亞巴郎聽到有關他後裔將身陷奴役卻要獲得自由的訊息(創15:12-16)。從遮蔽門徒們且令他們生畏的雲中,傳出一個命令:“這是我的兒子,我所選擇的;你們要聽從祂”(路9:35)。直到此時,梅瑟五書和先知書指引著以色列人的生活。他們本該聽從梅瑟和先知們(參閱路16:31)。但如今,我們要聽從耶穌——道成肉身的天主聖言(若1:14)。
 
 儘管“在這裡很好”(路9:33),但我們還不能慶祝帳棚節。我們需要下山面對陶染我們生活的十字架奧跡。我們需要在羔羊的血中將我們的衣裳洗得雪白(參閱默7:9、13-14)。等到有一天,我們將在天國的家園,與眾聖徒一起慶祝這一節日,改變我們卑微的身體,使其相似天主子光榮的身體(格後3:18,斐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