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圣言

基督給予的勸誡 - 四旬期第三主日

Krakus

出3:1-6a、13-15;詠103:1-4、6-8、11;格前10:1-6、10-12;路13:1-9
 
 今日的聖道禮儀中有對所有人的勸誡。死亡可能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來臨(路13:1-5),所以,我們該把握目前擁有的時間,來“結與悔改相稱的果實”(路3:8)。智者息辣這樣寫道:“你在一切事上,要記得你的末日;這樣,你就永遠不會犯罪”(德7:40)。
 
 我們從讀經一中得知,天主看到了我們的祖先在埃及經歷的苦難,並決定拯救他們(出3:7-8)。緊接著,在讀經二中,保祿宗徒回憶天主如何拯救祂的子民,如何在他們穿越曠野之旅中保護、養育他們(格前10:1-4)。他陳述了當時的三大奇跡:穿越紅海(出14:22),天降神糧——瑪納(出16:4-15),擊石出水(出17:1-6)。我們在福音中聽到有關一位園丁的故事,他為一棵未結果實的無花果樹爭取到了一年的時間(路13:6-9)。“上主富於仁愛寬恕,極其慈悲,遲於發怒”(詠103:8)。
 
 他們對這些仁慈行為的回應如何呢?不那麼積極!從為奴之家埃及地出來的六十萬人中(出12:37),只有兩個人到達了目的地。為什麼?雖然他們的身體離開了埃及,但他們的思想和心靈卻依舊留在那裡。從被擄之地,他們因勞役向天主發出求救聲(出2:23);但當天主領他們脫離奴役時,他們卻夢想著回歸被擄之地。
 
 這些事“被記載下來,都是為給人作鑒戒,為勸誡我們這些生活在世末的人”(格前10:11)。穿越紅海預示著洗禮,瑪納預示了聖體聖事,從岩石中流出的水可以指持續臨在我們生命中的天主聖言。我們借著洗禮脫離了罪的束縛,聖體聖事是生命之糧(若6:48-51),而聖經可以解除我們靈性的乾渴。如今我們行走在通向真正恩許之地的旅程中,我們切不可仿效“我們祖先”的壞榜樣(格前10:1、7-11)。
 
 無花果樹讓主人失去了忍耐(路13:7)。等它多久才能結出果實呢?據相關專家說,一顆無花果樹通常需要兩到三年,甚至長至六年的時間才能結果。這可能就是我們聽到的這顆樹的情況:“三年來,我在這棵無花果樹上找果子,卻沒有找到”(路13:7)。這棵樹是否因好心園丁的照顧而最終結了果,比喻沒有告訴我們,這需要我們在各自的生活中尋找答案。
 
 無花果樹代表所有的人。儘管我們活著,但我們結果實嗎?天主出於憐憫額外給了我們恩寵的一年,“這一年”是一段不確定的時間,可以短至一天,也可以長達多年。這段時間並非我們賺得的。這恩寵的背後是天主的忍耐,祂不希望任何人喪亡,“只願眾人都回心轉意”(伯後3:9)。故此,我們不能讓天主到忍無可忍的地步,而要重視基督當下的召叫:“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近了”(瑪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