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圣言

慧心聽眾 -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Krakus

德3:19-21、30-31;詠68;希12:18-19、22-24;路14:1、7-14
 
 “你越偉大,在一切事上越當謙下。”(德3:20)有誰能比主耶穌更偉大呢?然而,“祂雖具有天主的形體,卻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的地位而把持不捨,反而空虛自己,取了奴僕的形體”(斐2:6-7)。這一點,我們在祂為門徒們洗腳的場景中足以睹見(若13:5)。耶穌“空虛自己”,直到十字架上(斐2:8)。祂“來不是受人服侍,而是服侍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谷10:45)。
 
 “跟我學吧,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瑪11:29)良善心謙,能帶來特別的祝福,即承受土地(瑪5:5)。我們詠唱聖詠:“大地和地上的萬物屬於上主,世界和世上的居民歸於上主。”(詠24:1)耶穌是主。這位正義而謙卑的熙雍君王,沒有像世間強悍的國王那樣裝備軍車,高坐戰馬之上,而只是騎在驢背上。但匝加利亞先知卻預言說:“衪的權柄由這海到那海”(匝9:9-10)。的確如此。主耶穌在死而復活後,站在祂的門徒當中,說:“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已交給了我。”(瑪28:18)
 
 “跟我學吧!”(瑪11:29)耶穌教導我們,作為客人時要尋求末席(路14:10),作為主人時要邀請無力回報者(路14:14)。而且祂自己在這些事上就是我們的典範。從白冷到走上十字架,祂總是選擇末席,“因此,天主高高舉揚了祂,賜給祂一個名號,超越一切名號”(斐2:9)。在每一台彌撒中,祂是我們的主人。參與感恩祭的人中,按照世俗的標準,大多是沒有智慧的;而且大多沒有權勢,也非聲名顯赫(格前1:26)。為了什麼呢?“為使一切有血肉的人,在天主前無所誇耀”(格前1:27-29)。
 
 我們應邀參與感恩盛宴,分享那超越以色列在世禮儀的更偉大奧秘(希12:18-19)。感恩聖祭“聯合著上天下地”(聖若望·保祿二世)。在感恩聖祭中,我們接近了“天上的耶路撒冷”(希12:22),站在“審判眾人的天主”的寶座周圍,融於千萬天使和聖徒中間,更有“新約的中保”耶穌臨於其中(希12:22-24)。奉獻在祭壇上的葡萄酒,成了耶穌的血,“這血所傳的話,比亞伯爾的血所傳的更美”(希12:24)。這血沒有喊冤(創4:10;希11:4),而是要求憐憫與寬恕(路23:34)。
 
 耶穌受邀“在一個法利塞首領家中吃餅(飯)”(路14:1)。祂那一次的經歷並不愉快——每個人都在監視祂。相反的,在天主的國里“吃餅(飯)”是一種祝福(路14:15)。在基督宗教的最初幾年里,感恩聖祭曾被稱作“擘餅”(宗2:42),臨於祭壇上的耶穌,是“生命之糧”(若6:48)。通過參與感恩聖祭,我們親身體驗“在天主的國里吃餅(飯)的人”所蒙受的祝福(路14:15)。
 
 “智者的心深思比喻;細心的耳為智者傳送喜樂。”(德3:31)耶穌,天主的智慧(格前1:30),向法利塞首領家中的每個人講了這個比喻(路14:7)。祂期望找到慧心聽眾,好使他們能深思祂的話,並改變他們的生活。我們不知道祂是否在那裡找到了這樣的聽眾。那麼,祂會在參與感恩聖祭的我們中間找到這樣的聽眾嗎?我們會跟耶穌學得導向真正偉大的良善心謙嗎?許多人傲慢自大;天主卻向溫良的人啓示了祂的奧秘,他們必會在主內獲得恩寵(德3:20;瑪11:25)。